無論你是學生還是工作者,還是退休的老人家,我們都離不開記憶力。可以說記憶力對于我們人類而言,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技能。但這項技能的高低并不是每個人都一樣,它會被各種因素而影響。如記憶方法、行為習慣,精力,營養情況等。
而我今天要跟大家探討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接觸到的,對記憶力有著重要影響的因素之一:睡眠。
睡眠?或許你會很不肖一顧,我們天天睡覺,難道我們會不懂嗎?是的,這個反應也是我最初的反應。我們普遍地認為:每天保持有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就是最好的睡眠,但其實這并不是全對的。從我最近所閱讀的《睡眠革命》這一本書中,我才知道原來睡眠也是一門學問。
作者尼克•利特爾黑爾斯在書中給我們介紹了一種最新的睡眠方法,以下是我給大家談一下我閱讀后的一些見解與收獲的方法,這些方法用起來能對我們
提高記憶力,打好了良好的基礎。
在《睡眠革命》一書中提到,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都不相同,每天八小時只是理論上的平均值,真正的睡眠時長是因人而異的。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每個人從睡到醒,整個大腦與身心進入休息狀態,應該是以90分鐘為一個周期。因此我們計算睡眠時間,不應該是以小時來計算,而是應該以90分鐘為基準。在這個基準上,以周期數計算時間作為睡眠時間,稱之為R90法。
在這里我不深入探究這R90法的原理,畢竟有些時候我們僅僅需要知道這樣做有效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太深入了解當中的原理。就如同我們知道按了電源開關就會有電,但不需要知道電產生的原理一樣。那么R90法又該如何使用呢?我說說我這段時間以來摸索出來的方法。
R90法是以90分鐘為周期,那么我就先算一下我要睡幾個周期:4個周期是360分鐘,也就是6個小時;5個周期是450分鐘,也就是7.5小時。先把周期時間折算為小時,這樣你會對自己的睡眠時間更直觀。
然后用倒推法,計算自己入睡的時間點。例如:平時上班,我要早上6點半起床,若睡4個周期,就是6個小時,那我入睡的時間,就應該是前一天晚上的12點半。節假日,我想睡個懶覺,我會直接在起床時間6點半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周期90分鐘。這樣即使睡懶覺后,也不會覺得有頭腦遲鈍的感覺。
以上是睡眠的時間點,那睡前或醒來后又有哪些技巧可以讓睡眠的質量更好呢?其實睡前的30分鐘已經可以計算為入睡的時間,因為此時的頭腦機能已經在潛意識里進入了睡眠,所以我們盡量不要讓自己的大腦進入高速運轉的狀況,想運動玩游戲之類的活動就要回避。而且這30分鐘的入睡前時間是最佳的
記憶時間,最適宜閱讀或回憶需要記憶的內容。
而醒來后,大腦并不是馬上清醒,因此起床后馬上看書的效果其實并不是最好的,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緩沖期,先聽一下音頻之類的播放,大約15分鐘后再進入到閱讀模式,那樣的效果會更好。
學會運用R90法,我的睡眠質量變得好多了。而且每天睡前30分鐘,用來記憶效果特別明顯。擁有了好的身體基礎,記憶能力也明顯提高,你還在為睡眠不好而煩惱嗎?不妨也試試這個方法吧。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