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神經科學研究表明:“記憶大師的大腦和普通人相比,形態上沒有差別,歸納總結等邏輯能力也沒有比常人更強,他們之所以擁有出色的記憶力,是因為掌握了很好的記憶技巧”。
以下5個關于記憶力的冷知識(小技巧),你知道嗎?
記憶不會消退
每個人都會遭遇記不起事兒的窘境,比如說忘了某人叫什么、某個英文單詞怎么說、車停哪兒了。
看上去記憶會消退,就像水果會變質一樣。但是研究表明并非如此。實際上,我們的記憶容量是無限的。任何存儲在大腦里的事情,如果不去回顧,它就會變得原來越難提取。消退的不是記憶,是大腦
提取記憶的過程。
遺忘是為了更好的學習
乍一看,這個觀點很不合理,我們來設想一下:你有一個神奇的大腦,它能記住任何事情。當你想用這個神奇的大腦回憶一下車停哪兒了,大腦頓時涌現出所有你曾經停車的地方,在這一堆記憶中,你得一個個的揀。
很顯然,你想要提取的信息是最近一次停車的位置。這就是我們記憶的真相:比起久遠的記憶,最近發生的事情重要的多。為了要讓我們的超級大腦轉的更快,效率更高,我們的大腦就建立了淘汰機制,將那些陳舊的、沒用的信息一一淘汰,這套機制就叫“遺忘”。
這就是為什么遺忘有助于學習:將無關緊要的信息封存,自然會留下日常最重要的信息。
“消失的記憶”可以再現
記憶不會消失,有些信息盡管難以再認,但還是可以恢復的。
盡管有些事情經過很久都想不起來,它們依然存在,等著被再次喚醒。實驗證明,即使是經過了很久,無法再獲取的信息依然有可能被恢復。這就是為什么重新撿起舊的知識比學習新知識來的快得多。
就好比你永遠不會忘了怎么騎自行車。我們記憶的規則不僅限于默會性知識(又稱內隱知識,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經常使用又難以用語音表達,比如做某個動作掌握的知識),對于記憶和回憶都是如此。
回憶改變記憶
我們回憶的內容必定基于已有的記憶,那么為什么說回憶會改變記憶?
相比于其他記憶來說,對某個內容回憶一次,就是強化這部分內容。舉個例子,當你小時候,有一年過生日收到一架樂高太空船,你對這次生日記憶猶新,相比而言,你對其他生日的記憶就要淡許多。
回憶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在構建過去——至少是自己能想起來的那一部分。不僅如此,如果回憶的內容發生錯誤,我們的記憶也會隨之歪曲。實際上,心理學家們正在進行植入歪曲記憶的實驗。
如此便可得出一個有趣的觀點: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恰恰是由于我們選擇了什么樣的記憶。
學習是可控的
實際上,我們常常會低估我們對于記憶和回憶的控制力。舉個例子,人們常常認為有些事情就是很難學,還沒開始就放棄了。然而恰恰是那些復雜學習方法,比如在不同的環境下學習、切換各種學習任務、費心重建記憶,可以幫助我們記得更牢。
而且,人們常以為過去的事情已經板上釘釘,不會再改了。事實上,我們回憶和解讀過去的角度是變化的。回顧的角度不同,決定了我們未來的道路。舉個例子,研究表明,人們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積極的回憶中,從而從負面回憶中解脫出來。
總之,我們的記憶-回憶機制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我們無法像電腦一樣存儲-提取記憶,但這恰恰是我們人類記憶的迷人之處。
雖然大腦記憶很神奇,但只要我們正確的認識記憶,科學用腦,定會讓記憶快速提升。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