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腦動力波?
19世紀末,一位德國生物學家漢斯.柏格從電鰻能發出生物電的現象聯想到人類身上必然存在著相同的現象,最終,他把人腦中大量的神經細胞在活動過程中不斷產生的生物能源稱之為腦波。
隨著電子測量技術的發展,腦波頻率也被人們用電子儀器測定出來了。國際腦波學會將不同頻率的腦波分別命名為α波、β波、θ波和δ波。
你知道腦電波嗎?
人腦產生β波時,學習能力差。相反,δ波則是過于輕松的熟睡狀態。當人快睡著時,腦波則處于θ波狀態,以上三種腦波都不利于學習、創意與思考。當人身體放松、心情平靜時,大腦就處于α波的最佳狀態。而這種波對應于大腦最佳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我們將它稱為腦動力波。
腦動力波的頻率為8~14Hz。當人腦發出大量的腦動力波時,人的意識最清醒,身體最放松。在這種狀態下,身體其他部分所消耗的能力降至最低,而腦部所獲得的能力最高。此時人腦最活躍,思維最敏捷,也最有靈感。現代科學認為,腦動力波是人們進入學習與思維狀態的最佳腦波。
在腦動力波狀態下,腦動力波頻率與人腦狀態存在一定的關系。
根據頻率范圍的不同,腦動力波又可分為三種類型。它們的頻率范圍與人腦狀態的對應關系如下:
①慢速腦動力波(8~9Hz)。使人進入臨睡前的狀態,頭腦意識開始模糊。
②中間腦動力波(9~12Hz)。全身心放松而精力集中,易產生靈感。
③快速腦波動力波(12~14Hz)。人處于高度警覺、無暇他顧的狀態。
由此不難發現,慢速腦動力波接近入睡波,而快速腦動力波則接近緊張波,只有中間腦動力波才是最適合學習和記憶的腦波。
在中間腦動力波狀態下,人們能夠做到:發揮自己的潛能;
集中注意力并
提高記憶力;激發靈感,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增強身體健康,提高免疫力及疾病自愈力。
七田真認為,善用右腦思考者,能以影像式
速讀,能毫無拘束地自由聯想,能使腦波與宇宙波同頻,在腦內靈光一閃,獲得靈感。右腦負責感性的潛意識工作,具有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五感,右腦運作時,腦波呈現α波。上面講過,大腦處于α波時,最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提高記憶力及集中注意力,激發靈感,發揮自身的創造力等。所以,我們應該喚醒右腦沉睡的潛能,進而激發α波的長時間產生,這時才能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記憶的潛能
恩格斯曾說:“我們的意識和思維不論它看起來是多么超感覺的,總是物質的、肉體的器官即人腦的產物!毙睦憩F象是神經系統的屬性,大腦是“靈魂和意識的所在地”,各國科學家研究記憶的生理和生化方面,認知心理學家對記憶進行了大量研究,實際上這是對大腦奧秘的挖掘。在某些方面他們達到了共識,如認為記憶存在于覆蓋在人腦表面的大腦皮質之中,記憶的獲得與整個大腦的突觸的抑制和促進有關。他們認為大腦一旦受到刺激,則在每一神經細胞(神經元)上生長出更多的突起,這些突起將使人腦內部的突觸連接。神經聯系的總量增加,形成記憶。不斷的刺激,細胞間聯絡密切,枝叉型的突觸不斷增多,信息才易通過。經多次反復,促進突觸愈加發達。反之,如形成的突觸長期不用,會變弱、縮小,突觸數也減少,使信息不能順利通過。所以為了增強記憶,就要經常用腦,就像經常要進行體育鍛煉一樣,進行頭腦鍛煉。我們知道人的大腦結構功能單元就是神經細胞,每個神經細胞相當于一個記憶元件,它有興奮和抑制兩種狀態,就像一個雙穩態繼電器。神經細胞記憶的信息用二進制數的單位“比特”來計量,它的總數為1×1010—1.4×1010個,就是100億到140億個之間。如果人的一生用60年計算,神經細胞每秒鐘接受的信息量是14比特(最高可達25比特),那么一個人畢生的總記憶儲量大約是2.8×1010比特。這種儲量究竟有多大?
打個比方來說,美國國會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藏書近2000萬冊,我們大腦的信息儲量可以容下三四個美國國會圖書館。當然圖書館的信息是離散的字符。但是人腦記住的大部分都是互相聯系的信息。人腦很大一部分細胞是用來描述聯系的。所以世界記憶力最強的人,盡全力記憶的總量可能并沒有那么多。
歷史上不少經過認真地看、聽、默誦、觀察以及種種刻苦的磨煉,造就了非凡的記憶力。
據傳我國東漢時,有一位名叫賈逵的人,他五歲時還不會開口說話,他的姐姐聽到隔壁私塾里傳來朗朗讀書聲,常抱著他到籬笆旁傾聽。到了賈逵10歲時,他姐姐發現他在暗誦五經的內容,感到十分吃驚,原來私塾里學生反反復復地念書,使賈逵耳熟能詳。姐姐幫助他將庭院里桑樹皮剝下來,裁成薄片,使他能邊誦邊寫,經過幾年的努力,賈逵已能夠通曉五經和其他史書了。
陜西省岐山縣有一個
過目不忘的人,名叫張宏斌,是個醫生。他陸續看過11遍《紅樓夢》,能把443個主要人物的來龍去脈、相互關系,道個清清楚楚。《紅樓夢》中225首詩詞皆爛熟于心。1995年5月張給縣中學高三學生講授唐詩宋詞,所有的詩詞全是背出來的,講稿上沒有,全國各地名勝鐫刻的楹聯,他可背出4000多幅。
金元時代的《藥性歌賦》,記載著幾百種藥性,他在一個星期內就全部背了下來。當人們詢問他有什么記憶訣竅時,他說:一是頭腦高度集中,二是博學,博學引起聯想,找出內部規律,三是講究科學性。
報載美國紐約一所中學的生物教師霍華德·貝格在1990年以一分鐘閱讀并理解25000字的速度,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他接受了一家雜志的采訪和測試,采訪者給了他一本剛剛印刷完畢的《戴安娜傳》,這是本厚達320頁的書,僅僅花了五分鐘便讀完了這本書。然后他接受提問,結果令人昨舌:10個問題中他競準確無誤地答對9題,而唯一沒有回答出的是一個次要的問題——戴安娜就讀過的一所中學的校名,采訪者又拿出另一本近500頁的新小說《臥房》,他用12分鐘讀完并答對了10個問題。
據《體育生活》報道,俄羅斯棋手卡斯帕格夫具有超群的記憶力,他記下了1800多人的通信地址和450多人的電話號碼,熟記了12000個棋譜。
《太原日報》載文說英國倫敦舉行了第四屆世界記憶力大賽,經過一番角逐,決出最好的選手漢克和奧彬,在最關鍵的一項比賽(一小時必須記住2000位的數字,再用45分鐘寫下來),奧彬戰勝了漢克,他記住了1140位數字,然后用45分鐘寫了出來。
這下我們也不難明白為什么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系統中會設置一些巴洛克音樂了。因為巴洛克音樂是快速提高學習的理想音樂,它會促進大腦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促使腦電波轉為可放松心情的α波,而人在α波這種狀態下,大腦會檢索新的信息,并將它存儲進恰當的記憶庫。在平靜、放松狀態下,給你打開一道通向潛意識記憶庫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