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是人腦在改造記憶的基礎上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也是把以往經驗中已經形成的短暫的聯(lián)系重新組合的思維過程。想象是創(chuàng)造活動的基礎和先導,是激勵創(chuàng)造活動、產生科學假說的源泉。只有張開想象的翅膀,才能更好地發(fā)掘大腦某些方面的潛能。
那么我們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呢?
一、擴大知識面,豐富知識經驗
豐富的想象力是以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也是以記憶為基礎的,而一切科學的創(chuàng)造、技術上的革新和藝術上的創(chuàng)作,都是在豐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造性想象而獲得的。一個人知識、經驗、信息儲備的多少,對于想像的廣度和深度有著重要的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想象力與知識經驗成正比,缺乏獨立思考、滿足已有知識的人,將壓抑自己的想象力。
二、保持好奇心,多問為什么
好奇心是發(fā)揮想象力的起點,因此要提倡科學的懷疑精神,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使自己大腦的想象功能在思考中升騰。而要使大腦的想象奔馳起來,還要保持豐富的情感,情感可以刺激想像;悲觀失望的情緒不能使大腦高度興奮和活躍起來,這時想象力自然也不會高度發(fā)揮出來。
三、認真思考,富于聯(lián)想和幻想
從廣義上講,想像包括聯(lián)想和幻想。所謂
聯(lián)想,絕不是簡單的思考,而是許多思考的連接和擴張。聯(lián)想常常表現(xiàn)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頓悟。一個人如果不善于聯(lián)想,那么他就不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不可能產生認識上的飛躍。
許多人成功的事實表明,他們往往能抓住生活中的偶發(fā)事件,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構筑鴻篇巨著和提出科學假說、技術發(fā)明等。如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源于一件女子臥軌的新聞事件。魏格納從看到世界掛圖到創(chuàng)造大陸漂移說,貝爾從聽到吉他聲到改裝電話機……這些聯(lián)想的力量是何等的驚人。
所謂幻想,是由個人愿望或社會的需要引起的指向未來的特殊想像。幻想比聯(lián)想距現(xiàn)實客體雖然遠一步,但它是更高一級的思考。沒有幻想,就沒有科學的假說,沒有科學的假說,也就沒有科學的發(fā)展。原子結構的模式、試管嬰兒的誕生等,又何嘗不是在幻想功能的作用下產生的呢?
四、多讀文學作品,提高文藝修養(yǎng)
幾乎所有的心理學家都非常強調文學藝術修養(yǎng)對培養(yǎng)、提高想象力的價值。如前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捷普洛夫說:“閱讀文藝作品,這是想象的最好學校,這是培養(yǎng)想象的最有力手段。”文學藝術作品一方面可以給人們提供豐富的形象,特別是典型形象;另一方面,欣賞文藝作品,又要求人們必須展開想象的翅膀,于是在運用想象的過程中,自然也就鍛煉了想象力。
五、在實踐中觀察,在觀察中想象
當我們想象某事物時,就是捕捉該事物與頭腦中經歷過的事物之間的特征和屬性的關聯(lián),而頭腦中事物特征和特性的獲得首先得靠觀察。因此,
觀察力的提高對想象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如近代化學之父道爾頓為了創(chuàng)立著名的新原子論,曾堅持57年如一日地進行氣象觀測,達2萬余次,寫下了20萬項的各種數(shù)據(jù)。
六、培養(yǎng)多種愛好,豐富日常生活
廣泛的興趣和多方面的愛好可以使你思路開闊,想象也就有了廣闊的天地。大千世界是復雜多樣且彼此相關的,由于你具有多方面的愛好和廣泛的興趣,可使各種知識互相補充、啟發(fā)。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黑格爾也斷言:“如果談到本領,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
上面幾種方法,希望能幫到想要提高自己的思維和想象力的朋友們,幫大家張開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