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發現除了記憶力、閱讀能力、注意力這幾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外,還有一個最有意思的方面——模仿能力,如果你有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的模仿能力十分驚人。很多時候,我們會被孩子這些有意思的模仿行為逗樂,也因此覺得很神奇,但實際上,觀察與模仿能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也是小孩子最天然的學習方式,每個孩子都會通過模仿來學習新事物,填補大腦知識空白。
下面逐一介紹兒童的模仿特點、訓練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項:
兒童模仿能力的特點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呈現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興趣廣泛。它們模仿的對象從人到物、從有生命的到無生命的、從大事到細節,總之,凡是它們
好奇的,都想要模仿一下,但是這些模仿往往都比較表面或片面化。另一個特點就是沒有選擇性,因為孩子的思維能力、辨別水平等都還處于較低水平,所以,它們對于別人的言行舉止不加區分,無論好壞、美丑都統統進行模仿,畢竟在他們看來,一切好玩、有趣的事都可以學一學。
兒童模仿能力訓練方法
較小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采用拍手、握手、叉腰、伸手、揮手等簡單的肢體動作來訓練它們的模仿能力。在具體訓練開始前,家長可以先對孩子說一句“快看媽媽/爸爸,這樣做”,說完后,立即做出相應的動作進行示范。每一個動作訓練完成,家長最好能進行及時的贊賞。比如,訓練“拍手”這回動作時,如果孩子模仿完成后,家長應該及時的拍手贊賞他,這樣就能讓孩子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之情,下次,當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滿意時,再鼓勵他拍手,當然,這個訓練過程不要過于刻意,只是讓孩子感受到開心,并自發地愿意做出拍手這樣的行為就行。
其次是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能語言和認知方面都好了很多,這時候,家長就可以訓練它們指出自身鼻子、嘴巴、耳朵、眼睛、眉毛等身體器官以及練習模仿口型等動作,當然為了提升訓練效果,可以適當增加趣味性,比如配合寶寶巴士中《小手拍拍》這首歌曲,就可以很形象生動地訓練孩子模仿指出自己五官了。
至于,更大一些的孩子,則可以增加他們模仿的難度。比如,類似畫畫、跳繩、刷牙等一些組合性的動作。拿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的畫畫來說吧,可能一開始她并不會畫,但是當你給她準備一個畫板,并自己在上面繪制各種圖形時,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就會被吸引過來,并模仿你的繪畫,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孩子漸漸會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會把平常見過或聽說過的事物在畫板上天馬行動的畫出來,反正我家兩歲多寶貝,有幾次畫的讓我很驚嘆,從中可以看出,她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記憶力都不錯。
訓練中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在孩子模仿的過程中,家長還要注意以下這些問題:
1、大人要嚴格要求自己。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此,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從家長那里學到的,由于孩子極強的模仿能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嚴格要求自己,比如文明用語、舉止得當,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樂觀的性格、樂于助人等。
2、發自內心的贊賞孩子的模仿行為。如果你希望孩子模仿這個行為,恰好孩子表現的不錯,這時候我們就要及時給他贊賞,比如說“你真是一個很棒的小孩哦,太厲害了”,并且在說這些話的同時,要和孩子有眼神交流,滿眼流露出你對孩子的真誠,這樣他才會感到真正的滿足。
3、對孩子的不當模仿行為不要厲聲呵斥。當孩子出現不當的模仿行為時,家長最好不要大聲呵斥,因為孩子可能自己也沒有任何這方面的意識,所以,家長要做的應該是高速孩子正確的做法是什么樣,給他講清楚道理和方法或者找一些類似的替代方法,這樣孩子下一次就不會這樣了。
不少人認為模仿能力強的孩子,就是比較聰明的一類人,對于這種說法,我也無從考證,但可以表明的是,模仿能力強的孩子,確實具有較高的
觀察力和思考力。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