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期測驗:即對自己所學的課、知識定個自測計劃,按時執行。從時間上看,可分為當日測和周日測;從課程上看,可分為單元測和全書測。
先準備一些卡片,正面寫上5個外語單詞,背面寫5個相應的漢語詞匯,揣在身上隨時自測,在不妨礙人的情況下,采用朗讀法,或看外語念漢語,或看漢語念外語,實在想不出翻過來看一下。
1、嘗試回憶:在頭腦中把學過的知識回想一遍,有人稱之為“過電影”,好像頭腦里有臺電視機,一幕一幕的情景,緩緩而出。這是逼著自己專心致志地去動腦筋思考和回憶,在閱讀和朗讀到一定程度后,合上書本試著默默地回憶,如果書本內容非常流暢地回憶出來,說明已掌握得較好;如果有許多模糊處,就該與原文核對,試憶者應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要不以為苦,而以為樂,這樣效果會很好。
3、設問自答: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如老師將出哪些題目考學生?老師希望學生掌握哪些要點?進行自測,設問是重要的一環,必須經常琢磨設問的形式,設問的角度、設問的要求,并作出全面的、準確的回答。這種方式可以是默不出聲的,即在頭腦里“設問”和“自答”,也可朗讀出來,也可以用紙筆進行。
4、對人試講:在熟練地掌握知識的情況下,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在講的時候,同時也整理了自己的知識系統,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加深了記憶。
總之,自我測驗好處多多,它既可以幫我們確切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如何,同時,又可以培養我們隨機應變的能力,如果經常運用自我測驗法,對所學知識理解消化,就會胸有成竹,使考題變換角度,也能臨陣不慌,因為平時訓練有素,就會有較好的適應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