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長過程,
毅力
和決心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我們的夢想、目標就不容易實現。遇到困難和障礙就會退縮,就永遠不可能突破自己 的局限,取得重大進步。
但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在培養(yǎng)毅力和堅持前,還有更重要的事
情需要做好。
第一,培養(yǎng)思考力。即不人云亦云、盲目聽信于人,而是著重于培養(yǎng)獨立的
思考能力。我說的這種獨立思考能力不是說處處
與人作對來表示自己的觀點不一樣,也不是故意特立獨行來標榜自己另類,而是真正面對廣闊的思想世界,擁有一
種有深度和廣度的思考能力。它是你在吸納了各種智慧和閱讀,并對其中的觀點進行比較和消化后,得出正確結論
和愿意堅持的態(tài)度,并且不斷使自己的三觀不斷完善的過程。
在思想上,我們不能一以固之,比如不能只學了一點馬克思主義,就馬上把自己變成堅定的馬克
思主義者。而是要與其他各種思想、社會思潮,以及現代科技發(fā)展理論進行對照之后,再來決定你是不是應該成為
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人堅持的任何一種態(tài)度都應該是經過反復論證、不斷學習的。
此外,獨立思考并不意味著我們偏執(zhí)堅持同一種觀點不變,而是通過不斷學習、進步,多角度看
待問題,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智慧、完善和豐滿,也越來越能夠根據自己的思考,做出相對來說比較正確,并且對 個人和社會有長遠好處的決定。
第二,培養(yǎng)判斷力和決斷力。判斷力是面對一件事情判斷如何做、怎么做,或者說是否
應該做的能力。決斷力是決定什么時候做,是馬上做,還是未來做,應該放棄什么和堅持什么的一種能力。
判斷力有兩個核心詞,一個是正確,另一個是遠見。所謂正確,就是你的判斷必須根據事情的前
因后果、上下關系、社會資源、國際形勢等來做。我們都知道,在一個錯誤的道路上越堅持,離你的初衷就會越遠
,越容易陷入錯誤泥潭。我們在判斷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要確保自己是正確的。
判斷要有遠見,不能鼠目寸光,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迷住雙眼,不能基于利益得失,斤斤計較來做
判斷。任何短視的判斷,從長遠角度看都會對自身產生重大傷害,對社會也不會帶來任何好處。一個正確的、有遠
見的判斷是考慮到多種因素及長遠發(fā)展的一種判斷。有了這樣的判斷,我們后面談到的毅力和堅持才有意義。
決斷力,則是指在你下了 判斷后,是否能下決心去做的能力。它主要由兩個要素構成,一是取舍能力,二是果斷能力。比如說,你談戀愛的
時候選擇了一個人作為你的男朋友,那么就要放棄其他人,如果太過猶豫,在兩人中徘徊,可能就會一無所得。學
會取舍,做到堅定不移舍棄就變得極其重要。這和個人性格相關,有的人性格天生比較軟弱,有的人則天生比較剛
強;有的人比較多愁善感,過分關注感情;有的人比較理智,顯示冷靜果斷的一面。總而言之,人生就是學會取舍 ,學會放棄一些東西,堅持一些東西。
當斷不斷,反受其害。我們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已經有了選擇,有了取舍后,要果斷
地決定到底應該做什么,盡可能減少后遺癥,這就是決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必須要學會充分懂得、理解自己。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思自己,檢點
自己的行為。蘇格拉底說過“認識你自己”,人最大的麻煩就是對世界看得很清楚,但對自己看得很糊涂。
對自己看得糊涂表現為幾個方面:
第一,個性的優(yōu)缺點。我們大多數人不太愿意承認自己個性中的缺點,比如一個人很少
會承認自己斤斤計較、脾氣暴躁,或者即使意識到自己有缺點,但很少努力去改正。這種人把自己變成個性的俘虜 ,很難主掌自己的生命狀態(tài)。
第二,對于性格的了解。個性和性格不太一樣,個性主要是指一個人綜合綜合狀態(tài),個
人能力的構成。性格主要是指一個人的脾氣,遇到事情的天然反應。對于性格要進行分析,例如性格脾氣比較暴躁
的人,很難去完成會計這種需要靜心思考的工作。一個性格非常隨和、溫和的人,也很難去做類似戰(zhàn)爭指揮這種雷
厲風行的工作。所以,我們常說性格和個性加起來就是命運,性格也是命運的一個組成的部分。
尋找自己未來的職業(yè)與自己的性格是有密切關系的。當然性格應當是可以修煉的,比如說脾氣急
躁的人經常打禪可能就會有所改善;脾氣溫和的人經常做一些需要快速決斷的鍛煉,也許就可以讓性格的溫和沖淡 一點。
第三,尋找自己內心真正的愛好。你喜歡學習的專業(yè)、業(yè)余活動,甚至包括你的性取向
,只有你自己知道。在無傷別人和社會的前提下,遵循自己內心的喜好來尋找自己未來人生的發(fā)展方向,算是理解
和懂得自己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很多人實際上屈從于社會的壓力、別人的眼光,還有父母的期待,結果在做自己 不喜歡的事情。
第四,人生目標和人生夢想的設定。根據前面的三個條件來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并為
之去努力奮斗,再加上你的判斷力、決策力和思考能力,這個目標和夢想方向的設定,通常來說就不會有太多的錯 誤。
做到上述條件后,我們才能講毅力和堅持。當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并且在思考和判斷
比較成熟的前提下,你想要去做的事情確實就要堅持,努力把它做完做好。這種堅持和毅力,一方面是通過時間的
長度能夠逐步證明自己的能力所在。另一方面,你不斷堅持就意味著專注能力很強,這樣的人通常都能把一件事情 做到相對極致境界。
如果我們有毅力去堅持一件事情,通常能夠取得比較大的成果。即使在過程中會受到各種挫折,
會灰心喪氣,但只要堅持下去,成果就會顯示出來。這和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父親讓兩個小女孩堅持摔跤,
最后經過各種挫折拿到國家冠軍、英聯邦冠軍的概念是一樣的,這就是堅持和毅力所帶來的成果。
在堅持和毅力之前,努力去思考這件事情是否能做,判斷這件事情究竟該怎么做,決斷何時來做
。配以充分的理解,懂得自己的優(yōu)勢和長處。最后,再加上毅力和堅持,那么這件事情就變成了一個可期待取得成 就的事情。
現在的年輕人,盡管有很多選擇,但更重要的是一旦選擇以后堅持做下去,用自己的毅力,把事
情做成,這是一個人一生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就的基礎。但是,并不是你配以堅持和毅力就能取得成功的。有時我
們認為一件事情百分之百正確,也努力去做了,但堅持到最后卻發(fā)現走不通。此時,我們還要有迅速調整方向、改 變自己,重新設定目標、重頭開始進行努力的能力。
比如,當初我自己經過反復思考,認為到美國去讀書是一個正確的方向。經過三年的努力,美國
人不給我任何獎學金,我自己也沒有錢,如果再堅持下去就變成死路一條。所以,我迅速調整方向,決定在國內先
開補習班掙錢,這算是對自己原來認為正確,但因現實改變的事情的糾正。開補習班后,其實我曾經想把新東方關
掉,但后來我意識到繼續(xù)做新東方這件事情,能夠比出國讀書更加有意思,也能做得更大,就一直堅持到今天,現 實也可以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人生就是在一個不停調整過程中前行的。船在航行,前面出現礁石,你不可能對著礁石橫沖直撞
,是要改變一點點方向的。但總體來說,人生是一個不斷拔高、沿著正確的方向往前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
要不斷用我們的思考力、獨立判斷能力和決斷力,再配以毅力和
堅持,就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
作者:俞敏洪
來源:老俞閑話
俞敏洪,1962年生于江蘇省江陰市,新東方教育集團創(chuàng)始人,英語教學與管理專家。現任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
長、中國青年企業(yè)家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等職。